English

再访不朽者们

1998-03-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张佩芬 我有话说

一切都会因事过境迁而失效,唯有思想和智慧因其触动人类心弦而超越时代的界限永久流传。

年轻时,我也曾和许多中国读者一样,为读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而废寝忘食,然而最感动我的却是仅仅两页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前几天,纯粹偶然重读了这篇美丽的散文,不仅感受一如三十年前,还强烈唤醒了我1988年秋访问几位德国作家墓地的记忆。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茨威格1928年游历俄国后的收获,他把托尔斯泰墓地列为俄罗斯一切景物之首,这话当然不科学。事实上墓地正如茨威格所描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庇荫。……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但是,无名和朴素却“逼人地”震撼了另一个世纪另一个国家同行的心。从字面看,作者写下的是阳光、微风和秋色中的树木,是作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质上却是一场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倘若土堆下的不是托尔斯泰,这方朴素景物至多能引发出一声观赏的赞叹。这里用得上黑塞的一段名言:“如果我们懂得死者对生者具有的意义,那么死者从本质上说还和我们活在一起,直至我们自己死去。有时候我们甚至能够与他们交谈,听取他们的劝告和建议。”茨威格完全听懂和接受了托尔斯泰用“无名”所表达的真理:伟大。

在德国魏玛的歌德、席勒墓前,我体验的是另一种伟大:智慧的不朽。1370年时,这一大片地方是约可布教堂及其墓园;1774年,魏玛公国的君侯在墓园里添建了自己的“公侯陵”,陵墓分地下和上面两层,是一幢带有拜占廷时代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建筑物前后左右古木森森,令整个陵寝地区气度不凡。然而,公侯们并未能如愿不朽,在星移斗转两百年后,却是承蒙他们恩准列入陵墓边侧的歌德和席勒成了公众心目中真正的墓主。我记得,人们三三两两在并列的诗人灵位前久久伫立,却无人在哪一位公侯,包括让席勒从别处迁入陵寝的卡尔大公的墓碑前驻足致敬。黑塞曾在一篇赞美中国古代思想的文章里说:“时代将消逝,智慧却永存”。是的,一切都会因事过境迁而失效,唯有思想和智慧因其触动人类心弦而超越时代的界限永久流传。两个世纪后,歌德、席勒的著作仍然有效,而与他们同时代的王公贵人早已随着时代的消逝被人们所遗忘。我参观时歌德、席勒已迁到大厅正中。

柏林的多罗顿国家公墓坐落在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北端,当地人称之谓“伟人墓”。整座墓园都在各种各样树木荫护之下,却毫无阴森之气,反而赋予墓园一种恬静而庄重的美感。墓地面积不大,以致墓穴一座挨着一座,不由人感到伟人们太拥挤了。我看见的作家墓都十分简朴,墓碑上都没有镌刻铭文,我也看见有些我不知道他们生前业绩者的坟墓却讲究得多,有的有围栏,有的甚至有高大的雕像。不过,我还是只与我曾因工作“打过交道”的作家合了影:亨利希·罗,布莱希特和安娜·西格斯。此外,我还和并无直接交往的黑格尔也合了影,因为我站在这位哲人墓前时,猛然想起了他那些与这座国家公墓精神和气氛如此吻合的名言。黑格尔把自己和国家的关系演成了一个观念:“人只有在国家中才有其合理的存在”,“人只有在国家中始有其本质”。它们又触发我记起了另外的《一个观念》,那是我们自己诗人闻一多的爱国诗篇:“你隽永的神秘,你美丽的谎,/你倔强的质问,你一道金光,/……/你降伏了我!你绚缦的长虹———/五千年的记忆,你不要动,/如今我只问怎样抱得紧你……/……”。不论是理论概念抑或抽象譬喻,也不管我当时有无自觉意识,这些词句和诗行连同墓地的庄严气息,让我感受到了茨威格所感受的那种逼人的精神力量。

拜访冯塔纳墓是一次意外收获,也是一场奇异经历。离开德国前,一位德国朋友陪同我在柏林街头作临别漫步,无意中撞到那位曾把柏林及其周围景色描写得如诗如画的作家就葬在附近,我当然想去看看。墓地在当年东西柏林交界处,本该是柏林墙的地方,因为有几幢建筑物而中断了一段距离,我在一幢建筑物的铁门后望见了十几步远处的冯塔纳墓侧影,孤零零的墓地形状有点类似上海衡山路上的普希金纪念碑。我正因为看不见墓碑上镌刻了什么而遗憾,忽然瞥见了靠近坟墓一侧的铁门边缘栏杆间插着一束花,蝴蝶形的蓝紫色小花在秋日阳光下摇曳着,闪出撩人遐思的柔柔微光。我当即想道,它也许是某个路人不慎的遗失,再一想,便断定它显然是一个读者的真诚供奉。我乐意想像这位读者是一位冯塔纳笔下的艾菲般纯真美丽的妇女,她又平凡又普通,没有办法逾越界限向冯塔纳当面感谢他给予自己的美感和快乐,只能奉上这束诗一样美丽的花朵。

在秋风中摇曳的花朵与在夏日阳光下蹁跹的蝴蝶多么酷似,于是,刹那间,我仿佛亲眼目睹了黑塞写作那首迷人小诗时的情景:“一只小小的蓝色蝴蝶/在风中飘摇飞舞,/一道珍珠母色光泽,/闪烁着,耀亮着,又消逝无踪。/就是这一瞬刻的光亮,/就是这一转眼的飘飞,/我看见幸福在向我招手,/闪烁着,耀亮着,又消逝无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